安宁市论坛

安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俗话说十六走十七送,少生疾病得安宁 [复制链接]

1#

俗话说“十六走、十七送,少生疾病得安宁”,这句话并非指一年里所有月份的十六、十七,这里实指的是正月十六、正月十七。这就是俗语的简练之处。老人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家知道,正月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至所以把一年的第一个月称谓正月,据说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改,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正月”。“正”就是改正的意思,在他们看来,皇帝居正位,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更改,直到汉朝以后才规定一月为正月。由此可见,汉朝以前的帝王是多么的自命不凡。

作为一年的开始,人们除旧迎新,祭祀先祖和神灵,目的就是为了讨个好兆头,希望得到先人和神灵的佑护,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的更好。一般春节前就准备多方面的各项工作,在民间春节的活动很丰富,时间也很长,可以说自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

人们常说“正月十五观花灯,观完花灯各自行”,因此,正月十五夜晚的灯节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花灯展现于门口,毕竟正月十五已过,人们就要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了。

通常正月十五也都已经立春之后了,气温已经回升,隐隐的已经有了春天的气息。到了正月十六以后,所有春节的禁忌也都已解除,可为什么说“十六走,十七送,少生疾病得安宁”呢?难道正月十六、正月十七还有什么禁忌和习俗不成?

是的。正月十六、十七是还有一些习俗,但这也是地方习俗,我国地域辽阔,并非每个地方都如此,因为俗语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

“十六走”,在小编这地方,一走亲,就是正月十六,出嫁的女儿春节后再次的走娘家,毕竟春节已经过完,告诉父母要忙于自己的事情了,希望父母健健康康,照顾好自己,这也是春节后第一个孝道的日子,更何况民间还有这句俗话,“正月十六瞧了娘,无忧无虑寿命长”。

二走“走百病”,就是人们在正月十六这天天早起,早早的起床,在村外跑上一圈、也叫“走百病”,意为甩晦气。据老人们说这样一游走,就能把身上的百病扔到外边,在新的一年里就会远离病灾,百病皆除。不过,一个地方,一种习俗,听说有一些地方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的习俗。

正月“十七送”,一送送先祖。人们在春节前把先祖请到了家里供奉,到了正月十七,年也过完了,人们要忙于自己的工作,就把先祖送回去。但这也只是个象征性的仪式,人们这天吃过早饭,把挂有先的祖灵位存放起来,然后把两旁摆放的挂白纸封的秸杆拿起来,当作轿子送到坟地,以示把先祖送到了安身之所。这样的做法就是让先祖安宁,同时祈愿先祖保佑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平安,无病无灾。

二送送神灵,年过完了,请到家中的神灵也该去工作了。多数一胎二胎生女孩的人家,便在这天焚香祷告送神灵归位,祈求来年添得贵子,保佑家庭安宁,无有祸端。

“十六走、十七送,少生疾病得安宁”,这句俗语,看起来是没必要的事,但也是人们向往美好的一种俗信和传统孝道的展现。不知大家可听说过这句俗语,更不知你哪里可也有这些习俗,欢迎大家留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