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论坛

安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损福禄的行为,你正在做吗 [复制链接]

1#

刚刚过去的年是一个新闻信息的爆发年,以疫情为中心的各类信息牵动了整个世界。这说明,危机状态下,人对新闻信息的渴求度更高。

如同善与幸福是哲学的最终追求一样,新闻信息交流的目的也是如此,只是后者是显性的、生活化的、平常的,其语言不一定像哲学语言那样精练、抽象、思辨。

在应急状态下的信息交流,不仅要应用一般的新闻语言,要使用一切现代化的交流沟通手段,而且还要运用一些特殊的地方语言,还要把包括面对面、点对点在内的原始交流方式都用上。例如,外地医疗队到达一个方言区后怎么开展工作?抢救病人这种善行怎么通过语言的先导和交流而施行?如何在封闭条件下与病人面对面交流中准确传递医疗和关怀信息?这些平时非应急状态下显得并不那么重要的事,在应急时却成了关键因素。

为此,年年初,国家组织了多方力量,在很短时间内编写出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简明汉语》和《疫情防控外语通》等产品。《疫情防控简明汉语》从"简明汉语""超纲词""原始文本"3个维度进行对照,具体包括"不同的人减少感染新型冠状病*风险的办法""使用口罩的方法""什么是新冠肺炎""街道(村镇)、社区防疫宣传""疫情信息示例"等主要内容。此外,还收录了包括个词语的《疫情词表》和54个词语的《专有名词表》。

这些语言产品看起来都不那么高大上,都是一些梳理性成果,但是,在疫情背景下,这些产品的出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呈现出学界和新闻界由一般性社会服务向专业化服务、贴近化服务发展的走向,蕴含了一种大关怀的伦理。

伦理是体现于为善之道上的,这是中国伦理学的一个鲜明特征。在人民生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威胁,并且演变成一场全球性危机之时,《疫情防控简明汉语》等产品不仅可以向在华外国人提供应急语言服务、汉语学习和生活服务,同时还可用于在紧急状态下中国向世界提供简明公共信息,以及面向机器提供信息转写蓝本,大大提高传播速度与效率。

世界正在进入后疫情时期,新闻传播也随之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新的词汇如新冠疫苗、疫苗分配、防疫公平等不断涌现。此外,包括一些方言区、民族语言地区的散状病例也还没有完全消灭。因此,要想回到和谐安宁的社会常态,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少不了应急语言的应用。

经过一番历练之后,学术界、新闻界和*府管理部门都已经提高了这方面的认识,提出了在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应急语言能力建设课题,拟从应急语言服务的体制机制、服务*策、建立国家应急语言资源库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可以说,这是一项利民惠民、促进社会和谐相处的基础工程和长远之举,善莫大焉。

编辑:刘子靖

审核:韩阳

●待疫情硝烟散尽暖新闻长留心间

最近更新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