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谭主席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因为恍然立体了“山河表里”的图景而得意。下山赴约的路上,更是直接沉浸在神奇瑰丽的山河表里中......谭主席等几位大咖坐在洒满阳光的安宁河畔边喝茶边等我。坐下来,享受了一杯谭主席亲自斟满的花茶。在如此温暖的冬天的太阳下面慢悠悠地品茗,在我还真是第一次。入蜀四个半月,虽然我还是一句方言也不会说,但约略可以听懂40%了。于是,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几位大佬聊了一会儿天。谭主席就近选了一家小酒馆,我们坐下来。聊天的话题转来转去就转到了谭主席有多少房产,房产遍及多少个城市上来了,颇有点忆苦思甜的味道。我们一面感慨机缘和意识,一面叹服胆量与行动。
这里的人基本不知道我的具体情况,我也就没有提及。我只是说:我一个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比不了主席的眼界。
但是,说实话,从年起,我心里的小算盘就一刻也没有停止地打,尤其是今年。刚刚开始9天,而就是这刚刚过去的9天,差不多是我脱胎换骨的9天。在这9天里,我对自己生命的后1/3做了比较详细清醒的规划——要实现什么目标,要达到什么高度,要过什么日子,要去什么地方,甚至要如何安然地死去。
从小就生活在平原,无从想象“山河表里”的巍峨明媚,走出来,看了世界的广大,才算是真的见了高山大海。一直困守在个人的思维里,很难跳高达到新的境界。就像吴老师所说:在80%的人没有走出来的情况下,我们走出来了,那就是我们的生命注定是另外20%的人的样子。
我说我错失了诸多改变的机会。吴老师和李老师不约而同禅意十足地劝慰我说:不要遗憾!如果没有错失,那就不是你。一个人一生要走的路冥冥中早有定数,凡人的你我常会当真以为是自己的选择。如果我们今天喝茶聊天之后,我们都有了改变,那也是际遇早有约定,我们没有犹豫地参与了生命。如果约了,没有来,或者聊了,没有改变,那差不多是我们依然蒙在生命轨迹的鼓里。
我请谭主席以后聊天多多带上我。
一个人,若不想永远坐井观天,尤其需要多听别人的说法,多借鉴别人的思路。当然只是听和借鉴,不是为了照搬照抄,而是为了不辜负自己这一条生命该被赋予的意义。
-END-
艾粒原创,感谢您阅读、留言、转发!
艾粒简介
艾粒,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黑龙江,专注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分享,热爱文学艺术。作品散见于《黑河日报》《绥化日报》《毕节日报》《毕节晚报》《乌蒙新报》《读者》《演讲与口才》《当代教育》《高原文学》《中学生阅读》《五色石》《大平原》《通肯文苑》《雁翔湖》等报刊。《萧乡文学》签约作家,《旅游作家》专栏作者。著有诗文集《这一路记忆满天》,散文集《野风》。
文尾广告
诸位大小作家、作者,大家好!
本平台长期征集优秀原创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小说、15分钟内短视频、音频),即时刊发。静候赐稿!
两点说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