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唐秀宁,女,甘肃省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田园之外》《燕语似知》两部。现供职于成县文化馆。
白马人女神崇拜习俗
唐秀宁
:女神崇拜古已有之,在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历史演变之后,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民间信仰现象,白马人的女神崇拜又与中国古代神话关于女娲的传说联系密切。本文就白马人对女山神、女水神的崇拜现象进行了描述,试图由此引申白马人女神崇拜的文化含义和现实意义。
:白马人,女神崇拜
女神崇拜的历史演变
女神崇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女神原本是最古老的神祗。最早女神被看做是万物之母,在《圣经》所述的时代,女神崇拜在整个圣地风行。女神阿什拉受到特别的膜拜,阿什拉在很多地方,不但代表女神,而且还有生殖崇拜的象征意义。在埃及,伊希斯是女性原型的化身,有很多其他女神的事迹都被编入了这位神祗的故事中。在公元年召开的以弗所会议上,圣母玛利亚被基督教会的主教们确认为“上帝的母亲”,从此确定了她的女神身份。
女神崇拜是一种独特的宗教形态,有它独特的形成原因。这可追溯到女性生育的问题上,人类对生命来源和生命现象无法认定和感知,为了表达崇尚生命的含义,出现了对孕体和女性生殖器的顶礼膜拜;对于生育现象的好奇和无法理解,促成人类形成最早的对于女性的敬慕心理。而单纯的敬慕并不能完全表达人类对女性生育能力的感激之情,于是始祖女神崇拜便自然而然来到了民间,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民间信仰现象。
白马人女神崇拜的起源
有学者根据考古资料分析,中国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女神崇拜现象。在中国,女娲通常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女神之一。《女娲补天》的传说记载了这位女神的功劳:上可以达到九天,下可以到达地府。《山海经》注说:女娲是古代的神女,而又有“帝”的称号。“女娲造人”的传说同样表明,女娲不仅代表女神,更是生殖崇拜的一种象征。传说女娲的诞生地在甘肃秦安县以北,另一考据说明,女娲的诞生地在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这两个地方与甘肃陇南、四川平武相距甚近,居住于陇南文县和四川平武的白马人,他们所崇拜的神祗中出现女神,当与女娲的传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白马人崇拜的女山神
白马人居住的地方,多有高山密林、溪流海子,因此白马人崇拜的女神中也就有女山神和女水神。四川省平武县厄里寨的四大山神中,其中就有两位女山神,分别是格绕占布和塞斯绕曼。四大山神分别居住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围绕在厄里寨周围。其中,格绕占布是寨子信仰的最主要山神,位于额里寨西北向,每年二月初一全寨都会去祭拜,是唯一的寨子集体祭拜的一位山神。格绕占布主要管理寨民放到山里的马牛羊不丢失,不被虎狼叼走,同时也保护人们不生病,庄稼丰收等。另一位女神塞斯绕曼是男神塞斯恰高的妻子,两位神主要管天气,负责风调雨顺,确保不出现灾害天气。在平武县白马人居住的地区,另外还有一位叫下宫绕曼的女山神,也是那一带神力比较强大的一个山神。
甘肃省文县草河坝的女山神是金花娘娘,主管着全村人的身体健康,确保村子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每年的七月十五,就是拜祭金花娘娘的日子。朝拜的人们反穿羊皮袄、戴上曹盖,由白莫率领载歌载舞来到神山脚下,燃起篝火、敬献祭品、焚香叩拜。祈求金花娘娘保佑白马山寨四季平安。当地人传说这位女山神非常灵验,村里人没有事要外出,必须先去拜祭金花娘娘这位女山神,祈求她保佑自己出行顺利、清吉平安。如果有丢了马、牛、羊的人家,只要去庙里求求金花娘娘,就一定能将丢失了的牲畜找回来。常去拜祭女山神的人家,一年到头都会无病无灾。
九寨沟勿角乡有一位女山神,名字叫做“伍伦则面”,据当地白马人讲,这是个年轻漂亮的女神,美丽、善良,神力与男神无异。
白马人崇拜的女水神
除了女山神之外,白马人还崇拜女水神。平武县厄里寨的水神就是一位女神,叫德莱丢。相传德莱丢住的海子就在厄里寨对面的一座神山里,是一片很深很大的海,后来,有外敌入侵,来驱赶白马人,全村的白马人都往山上跑。有个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背着初生婴儿也往山上跑,经过女神居住的海子的时候,她把孩子的尿布在那个海子里清洗了一下。结果到了晚上,山里乌云密布,风雨交加,海子不停地咆哮,波涛汹涌,到了后半夜,人们看见海子里一条金龙腾空而起,驾云消失在远方。第二天早上,风住雨停,人们发现海子不见了,从此海子就跑到了深山里。人们才明白是因为那孩子的母亲得罪了山神,从此,白马人就多了个禁忌:禁止将污秽的东西倒进海子里。
这个传说中,那位背孩子的妇女无意间将女神居住的海子弄污,但是女神只是在生气之后,远遁了,并没有像别处的神灵一样,因为人类对它的冒犯而降祸于人间。这足见女神的善良,足见人们对于女神所寄予的美好向往,即女神有着极为宽广的至善至美至爱之心。
甘肃文县铁楼乡的白马人信奉的水神中也有一位女神,叫“奇山突珠”,这位女水神掌管着当地大小河流,确保河水四季常清,不泛滥成灾。当地人敬拜这位女水神时,一定要让家里的女人去河边取水,回来后焚香祭拜,一边唱歌,一边向屋内外洒水,还用取回的神水煮茶、泡酒、洗脸洗手,祈望洗去病灾,保一家人幸福健康。文县石门沟的红池、麻池各有一位女水神,据说是当地最灵验的两位女神。传说石门沟的神水在每年的腊月初八就神奇地消失了,汩汩长流的清水在一夜之间无影无踪,可是到了来年的二月十八,也是人们在睡了一夜之后,却惊奇地发现那一脉清流又回到了原先流淌过的地方。当地人对这两位女水神顶礼膜拜,每年都要在水流回来的当天去云普寺庆祝、敬水神。
白马人女神崇拜的文化含义和现实意义
对女神的崇拜,反映了白马人是将女人定位在一个特殊的位置上,认为她是与美好、贤淑、奉献、给予、仁慈博爱同义,而不是和阴谋、妒忌、邪恶连接在一起的。正如美国学者所说:“女仙崇拜是女性特殊生命力在观念形态上的一种反映和在礼仪上的一种表现。”①白马人崇拜的女神都是单向度的,都是只做善事、好事,不做恶事,也不报复。在传说中,她们都是好的神仙。
甘肃文县白马人居住的地方,人们崇拜的女神还有九天圣母、本金突珠、喀拉寨和憨东。这几位女神分别掌管着不同的神事,有各自的职责,白马人对她们的敬慕和崇拜并不亚于任何一个男神。并且按照当地人的传说,这些女神似乎比男神更灵验。当地的白马人认为,女神相比于男神,有着更为广大的慈悲心,就像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一样。因此在祭拜女神的时候,也可以在观音菩萨庙里祭拜。
“在神话和信仰中,女性都被视为较之男人强大的性别,并被赋予了魔法的力量。”②女神比男神更慈悲,是白马人将女神人格化了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女人总是比男人更细心、更关爱、更有慈怀。人们想象女神便是和女人一样,能够更细致地了解人间疾苦,从而以一颗母性的慈爱之心关怀照顾人类,使人们远离灾祸病痛,使生活趋于安宁美好。
白马人的女神崇拜习俗,反映了白马人在历史上也存在过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其时,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在人人“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社会环境下,女神的产生势在必然。但随着物质生产的地位取代人口生产的地位之后,男性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也因为天生的体能优势而明显大于女人,这使得男性很快成为新的社会主角。女性在没有掌握物质生产的控制权之时,又失去了人口生产的主导地位,她们曾经像“神”一样的地位被动摇。然而,女神在白马人生活中的继续存在和延续至今的事实,却说明,即便女性的社会地位下降了,可在白马人心中,依然向往最美好的女性存在,那就是无所不能的“女神”。如是,白马人对于女神的崇敬,也可理解为白马人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尊重。
注释:
①*加?金芭塔丝《活着的女神》
②詹石窗《道教与女性》
参考资料:
①《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
②周如南《白马人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主办单位:文县白马民俗文化研究和传习中心
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监制:班保林
审稿:曹忠文
责编:杨爱瑜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