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论坛

安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层党建安宁市妥睦村整村搬迁ldq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671547.html

上午11时许,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妥睦村*总支书记李桂琼送走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和安宁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团后,又着手准备下午两个市外考察团的接待工作。

妥睦村究竟有什么“秘密”,能让一个又一个调研考察团深入其中不断探寻?

00

李桂琼对近段时间访客不断增多的原因其实是清楚的:在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农业农村厅首批推介的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中,妥睦村的基层治理案例是昆明市唯一入选的。

在深入采访后发现,白族占总人口70%的妥睦村是一个民族杂居村,也曾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但是,在整村搬迁集中居住后,实现了四个转变,成为乡村治理的佼佼者。

变化

1

居民环境有了美的提升

走进滇峰家园小区,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小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第一次到这里的人,很难想象这里就是曾经那个多民族杂居的妥睦村。

妥睦村有4个村民小组,共户名村民,是一个多民族杂居村,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70%。在年之前,妥睦村在安宁的版图上也只是一个“点”,和现在的“明星身份”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年以来,随着太平新城开发建设步伐的迈进,妥睦村被列为规划发展区,各类大型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不断涌现。到年,妥睦村村民的大量土地因修建东环干道和开发建设被征用,全村人的生活面临新的挑战。”李桂琼表示,街道和村*总支、村委会班子及*员代表、村民代表多次沟通,认定在保留当地原有群众农村户口的前提下整村搬迁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

这项工作一做就是6年。年,妥睦村建成城镇集中居住小区,启动整村搬迁集中居住工作。年,该项工作全面完成。

年入住滇峰家园小区的何荣香算得上是最后一批搬迁的村民。“搬进滇峰家园,明显感觉到生活环境变美了。”她说,“小区有专业的物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以找到解决的人,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变化

2

身份认同有了新的突破

何荣香现在享受到的高质量集中居住小区生活,在6年前却是不为当时搬迁群众认可的。

“刚搬进集中居住小区的时候,感觉很不习惯。”刘爱琼是妥睦村光莨小村村民,虽然在年就搬迁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转换自己的身份,更对“米面菜油都要花钱买”的生活感到不安:“没有土地,自己又没啥技能,很难生存。”

同样是在年搬迁的妥睦村村民敖*说,很多人失去土地,拿到补偿款,进入城区生活后,开始变得无所事事,整天游手好闲,不是打牌就是打麻将,做农民又没有土地,做市民又不想工作。

“人闲是非多。”于是,村委会积极开展村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引导,让村民失地不失业。

“我们参加过刺绣、育婴师、保洁、家*、化妆和绿化等技能培训。”现在从事家*的张红艳说,年搬入山水融城小区之后,她已经参加过十余个村委会组织的技能培训,现在已经是一名资深的家*工作者,每个月有近元的工资收入。

“以前在农村,太阳出山就去干活,太阳下山回家吃饭,农闲时三三两两晒太阳、拉家常。”张红艳说,现在她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城里人”:每天工作,下班了就去市民学校,学习广场舞或者参加技能培训,感觉很充实。

“以前当农民,现在要当市民,我们也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素质。”刘爱琼说,她已经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也爱上了现在的生活方式。

变化

3

文明素养有了高的追求

刘爱琼记得,刚进入集中居住小区时,农村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把锄头、镰刀带到集中居住小区,在楼道里堆放烧柴的情况也多。“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在农村散漫了一辈子,文明素养是很难一下子提高的。”为改变村民的不文明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妥睦村*总支经过多番调研后,在“四议两公开”的总体要求下,提出了让*员充当网格员的居民区管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民无人管理的问题。

年,妥睦村又在*员网格员的基础上,建立村委会+片长+楼长+网格员的“四级”责任体系,对责任区域实施整体联系服务与综合管理。而服务管理内容涵盖信息统计、日常管理、*策宣传、*群服务、救困帮困、舆情监测、矛盾调处、便民惠民、活动组织等内容,确保了管理与服务的双重保障。

妥睦村委会先后向集中居住小区22幢楼余平方米楼间公共空间下派片长1名、楼长1名、网格员8名,实现集中居住区域空间和人员的%覆盖服务管理。与此同时,村委会制定了《妥睦村“楼栋网格长”服务管理工作制度》,设置楼幢单元“楼栋网格长”标识牌,向村民发放“楼栋网格长”名片,建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