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论坛

安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龄观察安宁疗护全国普及度仅为03,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什么医院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言归正传,之所以回忆起至亲的离世,是因为最近在看『安宁疗护』相关资料。

『安宁疗护』领域有一本很著名的启蒙书,中文名叫《最好的告别》,其译者彭小华曾亲历母亲、父亲选择安宁疗护后安详离世的过程,有一篇访谈她的稿件中这样写道:

“妈妈把所有的都交代了。她告诉我们,对我们很满意,很放心。而事实上,很多父母没有机会做这样的交代。”彭小华说。

她得知有一项调查发现:那些没有交代后事的父母,一旦突然离世,子女抑郁的比例会很高。

所以她总是对自己的朋友们说:“如果有一天轮到我们自己,不想让儿女抑郁的话,就早点告诉他们,我自己的人生很好,对孩子很满意。那种放松和没有遗憾,才会让子女好好生活。”

我没能查到彭小华提及的那项调查,却在偶然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
  

对此,俞正声公开回复:“你的心痛也是大家的心痛,大家(医院同志们)的共识会推动我们前进。”

上海在安宁疗护方面走的是社区模式,在顶层设计之初,就有医院无暇顾及安宁疗护业务的瓶颈。

年底,上海实现了安宁疗护社区全覆盖,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机构或居家安宁疗护服务。

从经费的角度,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各区政府负担,因此安宁疗护服务也由各区政府拨款支持,虽然部分安宁疗护服务项目仍然缺乏服务收费标准,但起码有了资金上的责任人,无论是医护人员的待遇还是硬件条件的改善,都能得到一定保证。

但上海模式有其极为独特的政策基础和机制环境,这在其他城市并不容易做到。更多适宜推广和普及的安宁疗护理念和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例如“围死亡”概念的诞生。

5

“围死亡”

CareerInBusiness

年4月9日,在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发表演讲时说到:

王一方教授提出“围死亡”的新概念,我觉得非常好。我们以前的妇产科与儿科是分开的,孕期归产科管,生出来的孩子归儿科管,后来有了围产期与围生期的概念,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产妇跟新生儿的医疗服务质量马上就上去了。现在建立“围死亡”的概念,就是把生命最后阶段的临终关怀和丧葬期哀伤抚慰统合起来做,我觉得这无论对减轻死亡痛苦,还是对改善丧葬文化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围死亡”意指打破死亡孤立隔绝的状态,临终者也需要亲友在侧,并打通医疗、殡葬分治格局,更大程度地尊重逝者、抚慰生者。

无独有偶,保险系养老的先行企业泰康,已然从商业层面回应了“围死亡”理念。

今年3月28日,泰康位于北京的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燕园正式启动安宁疗护项目。

该项目运行半年以来共服务22位老人,且所有老人都选择直面身后事,使用了泰康提供的殡仪服务;其中80%的老人和子女不忌讳谈及死亡,且对于身后礼仪有明确需求。

泰康健投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终极关怀执行官陈平坦言,半年度的项目数据为泰康从事安宁疗护事业提供了新思路:将安宁疗护与殡仪服务结合一体,能够促进安宁疗护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方面,老人和亲属切实有需求,及时衔接的殡仪文化能让老人最后的道别更有延续性,并给予亲属情感缓冲、疗愈哀伤的空间;一方面,资源联动也能够补贴单独设置安宁疗护项目盈利难的短板,形成生命末期完整的产业链。

据悉,基于“安宁疗护+殡仪服务”的业务互补,泰康落地燕园的安宁疗护项目半年内已经实现盈利。“虽然仅盈利5万元,但却具有标志性意义:这表明泰康的安宁疗护项目有能力可持续地发展。”陈平说。

泰康的实践案例颇具启发性,为行业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

国人如此惧谈死亡,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例如基督教认为,死亡意味着回归天堂,与上帝以及已故的亲朋爱人相聚,共享永生,这就奠定了东西方社会面对死亡的不同处理方式。

但回观丰富的传统文化,我们仍然能从中汲取力量,例如佛教、道教、儒学等所蕴含的生命观和死亡观,再例如自古以来尊崇祖先的丧葬文化,“围死亡”概念正是基于后者得到启发。

老龄化社会呼啸而来,岁月裹挟之下,无人可逃得过老去与离开的生命题。

这决定了安宁疗护必然还有巨量的发展空间,它也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话题,例如各家安宁疗护机构都会提供的灵性支持,例如生死关口的孝道如何得以实现,例如当代知识分子的新生死观……

我们慢慢道来。

时间汹涌。

我们终将老去,我们也终将离去。

今天以一段关于死亡的叙事来结束本期内容。

中国人大都有一个忧虑,叫“不知所终”,有一个夙愿,叫“死得其所”。

何为“终”?考辩仓颉造字时的会意,“终”为人生曲折,抵达冬日。

中国人还有一句熟语:养老送“终”。从哲学上叩问“终”止(死亡):是此岸(尽头),还是彼岸(新生)?

王一方《包容生与死:“围死亡”概念的诞生》

新龄观聚焦新养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