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与
(张鲁,新三国)
洪与,男,汉族,四川苍溪人,大学文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作家文汇》特邀编辑、四川省作家协会青少年文学导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交锋》和监狱三部曲:《敌人》《监狱长》《AB门——贪官的后半生》;长篇小说《大国相——蜀汉丞相诸葛亮》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秀作品奖,被列为全国农家书屋采购目录。
(一)张鲁是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的孙子
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期间,印发《三国志张鲁传》,让中央委员认真学习。从中共历史看,在中央全会上把古代的个人传记作为会议材料下发的,唯有《张鲁传》。
张鲁可是道教“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被列为封建迷信的反动头目之一,所谓“封资修”,万恶的封建思想、封建迷信、封建残余是排在第一位的,是要被掘坟、砸烂、批臭的。
张鲁被封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是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年)的事,距离张鲁辞世已经整整过了年。那么,在三国时候,张鲁是一个什么角色呢?
张鲁,字公祺,祖籍沛国丰县,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道陵的孙子,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在祖父和父亲去世后继续在汉中、巴西(今阆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自称为“师君”,雄据汉中近三十年。后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
张道陵在大邑鹤鸣山创立“正一盟威之道”之后,把他晚年道教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了川北一带的苍溪县,以云台山为修炼布道之所。下面这张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云台上阴阳鱼形状。
(苍溪县云台山)
张鲁就是张道陵的孙子。
要五斗米道入道,信徒只需交五斗米,所以俗称“五斗米道”。张鲁的信徒众多,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政治势力。
(二)刘焉与张鲁的蜜月期
提到张鲁,不得不说说另外一个人,他就是刘焉。刘焉是汉鲁恭王之后裔,从县令做起,一直到朝廷的太常。
汉代太常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事重职尊,位列于九卿之首。但是到了东汉,任太常的人不必为列侯,多以名儒担任这一职务,有点虚职的意味,地位大不如前。
(新三国,刘璋)
刘焉目睹朝廷、宗室越来越弱,预知天下将乱,本欲图求个交趾牧,就是远到现在的广东一带做个军政长官,避避乱世纷争。他的朋友劝他到益州(成都),恰逢益州出事,在他的活动下,朝廷便将他派往益州,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
刘焉到益州后,需要张鲁的宗教势力;而张鲁呢,也需要政府的认可。史载“张鲁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来焉家”。张鲁的母亲好养生,类似于今天的某些明星吧,老来俏,又擅长装神弄鬼,张鲁通过其母与刘焉家交往,得到信任。
公元年(初平二年),刘焉任命他为督义司马,要他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夺取汉中。攻下汉中后,张鲁杀了张修,夺其兵众。在刘焉授意下,张鲁截断斜谷道,杀害朝廷使者。刘焉则借口“米贼”闹事,不听朝廷号令,独霸一方。
(三)割据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五斗米道凭借政府的力量扩大了影响,政府成就了张鲁坐大,但也埋下了祸根。刘焉在世时,张鲁还算听话。刘焉一死,张鲁就翻脸不认人了,刘璋根本左右不了他。
刘璋大怒,将张鲁母及其家室悉数诛杀,又派大将庞羲等人攻张鲁,但张鲁部多次击败庞羲,双方成对峙之势。张鲁的军队多在巴地(今巴中一带)民间活动,刘璋于是以庞羲为巴郡太守。
张鲁袭取巴郡(今巴州),正式割据于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短暂的政教合一的政权。
(刘璋)
这个政教合一的政府很有意思。
张鲁自称“师君”,初学道者称“鬼卒”,高一级的称“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
看起来,有点像现在的传销组织。
张鲁打破旧的官僚体制,砸烂原有政治架构,类似于砸烂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
他还在汉中的交通要道上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他的这套制度,在当时群雄并起,天下动荡的时候,使他的控制范围内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存环境,很有感召力,中原闹起来后,不少人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如关西民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张鲁的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
也许当时的领导人就是看中他的平均主义思想,估计还对他砸烂旧世界有共鸣,具有原始共产主义的萌芽,因而大书特书,将张鲁推向了极致。
年11月,老人家在参加郑州会议时,直接坦露了对张鲁政权的观点。他说:汉中有个张鲁,他搞过吃饭不要钱,凡是过路人,在饭铺吃饭吃肉都不要钱。他搞了30年,人们都高兴那个制度,这有种社会主义的作风,我们的社会主义由来已久了。
(四)五斗米教被迫将重心转移到北方
公元年(建安二十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张鲁弟张卫以数万人马据阳平关坚守,为曹操所破,张鲁避走巴中,不久降操。
阳平关,曹操征伐张鲁,就是在这里被阻数月。
有意思的是,张鲁在逃亡巴中时,刘备接受黄权的意见,拟高规格欢迎张鲁,以黄权为护军率部准备迎接。不知怎么的,张鲁却大怒:“我宁愿为曹公的附属,也不为刘草鞋(刘备)的座上客!”
这导致了蜀汉政权一直对五斗米教进行打压,加之曹操将汉中之民尽数前往洛阳一带,五斗米教被迫将重心转移到北方。
本欲将张鲁与大跃进的联系写进我的长篇小说《敌人》,这篇文章算是弥补这一遗憾吧。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