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对于89岁的陈奶奶来说,人生最后的一百三十多天是没有遗憾度过的。在安宁疗护病房,她在家人和安宁疗护团队的帮助下完成了那些未了的心愿,涂一次指甲油、穿一次旗袍、种一次菜、上一次队课……最终带着快乐从容地离开。如何护航“人生最后一公里”,普及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又对于普通人意味着什么?11月20日上午,在泰康安宁疗护论坛暨泰康终极关怀仙林安疗病房启动仪式顺利召开,多位嘉宾及专家学者莅临现场参加活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吕彦霖
安宁疗护期间了却心愿,生命周期延长了多天
89岁的陈奶奶是一位退休的小学校长,罹患肺部恶性肿瘤伴骨转移的她被医生预判生命周期仅剩3周左右时间。因为想让母亲人生的最后一程走得更有尊严,孩子们把陈校长送入了安宁疗护病房。
对陈校长来说,回顾人生之路最难忘的就是几十年前上过一堂队课,安宁疗护团队成员们得知后,专门戴上红领巾扮成陈老师的学生,戴上红领巾、插上少先队队旗,为陈老师在病房里进行了一次少先队主题队课。不仅如此,涂一次红色指甲油、穿一次旗袍、种一片菜地……个日夜的陪伴与守护,陈校长不断突破医学预判期限在安宁疗护病房快乐、从容地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南京44家医疗机构试点安宁疗护,但仍一床难求
安宁疗护,在我国的官方定义是指由多学科、多方面的准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当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治愈希望的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病人缓解极端的病痛,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旅程。
南京市卫健委老龄处副处长范训国
据悉,南京开设安宁疗护病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总床位数多张。年10月医院肿瘤科开设宁馨病房,医院自年开始组建安宁疗护跨专业合作团队,医院年11月正式成立缓和医学科……南京市卫健委老龄处副处长范训国介绍,截至年底,南京已初步构建了以市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为引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机构与居家安宁疗护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多元化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不过,在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袁玲看来,现在南京需要安宁疗护的患者越来越多,但医师力量不足,一床难求。记者了解到,在医院安宁疗护病床仅有5张,医院也只有23张床位。“总的来说种类还是偏少,老百姓的认知度还是有欠缺。”虽然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南京市卫健委安宁疗护质控中心副主任周宁表示,有很多人误以为安宁疗护一定要集中在医疗机构,实际上在未来,期望结合中国传统的家文化,根据病人不同的需求,医院结合起来,让患者在生命的尽头既能不受到病痛的折磨又能获得亲属的陪同和家庭的温暖。
居家安宁疗护,将“安宁理念”植入家庭
“安宁疗护亟待集中全社会力量推动和发展。”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平认为,目前我国真正进入安宁疗护体系的人只占有需求的人群的0.3%。面对现在的瓶颈,单靠医疗体系很难维持。
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平
陈平指出,“居家安宁疗护”就是居家养老和安宁疗护的结合,尽早地将“安宁理念”植入家庭,给人理性的生死观,可以拥有更为体面的离开方式,可以平静、安宁地向世界作出最后的告别。
记者获悉,泰康健投终极关怀事业医院联合成立运营的安宁疗护项目以“家庭”为核心理念。现已启用2间安宁疗护病房及洽谈室、多功能厅等区域,力求打造温馨舒适的家庭式安宁疗护病房。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