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论坛

安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宋怀古诗怀的是盛世繁荣,思的是安宁 [复制链接]

1#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74796.html

与前代的咏史怀古诗相比,宋代咏史怀古诗的叙述性被进一步加强,这一特征在南宋诗歌的开天书写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开元、天宝时代作为一个极具传奇性与故事性的时代,自唐代以来,不少诗人都对这一题材其进行吟咏书写。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杜甫的《北征》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不论《北征》还是《长恨歌》,其中都包含了大量的叙事性因素,而南宋诗人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将这一题材的叙述性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南宋诗歌中开元天宝书写的文化心理与艺术技巧

一自觉的叙述表达——反思与怀念

与前代的咏史怀古诗相比,宋代咏史怀古诗的叙述性被进一步加强,这一特征在南宋诗歌的开天书写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开元、天宝时代作为一个极具传奇性与故事性的时代,自唐代以来,不少诗人都对这一题材其进行吟咏书写,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杜甫的《北征》和白居易的《长恨歌》。

1.诗歌体裁

首先,从诗歌体裁来看,南宋开天题材的诗歌很多采用了古体诗或组诗的形式。古体诗具有格律自由、不限篇幅的特征,适合进行较长篇幅的叙述。

《大唐中兴颂》的创作和争论,还提及了绍兴内禅。不仅如此,它还有一篇两百多字的诗序,交待了此诗创作的时间与缘由,使全诗展现出很强的叙述性。除此以外,南宋诗人还喜欢运用组诗这一形式来书写。

这一题材。组诗能够突破绝句、律诗篇幅短小、内容有限的缺点,而又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运用同一组诗篇中的不同诗歌来叙述不同的内容,而彼此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

2叙述方式

南宋诗人对开天兴衰的书写本质上仍然是咏史怀古,而咏史怀古本身就需要较强的叙事性来交待所描写历史的背景与内容,达到对历史再叙述的目的。因此,这一题材的南宋诗歌倾向以细致的笔触来叙述历史发生的经过以及历史人物的生平。而一些南宋诗人则选取并叙述某一历史片段来概括历史发生的经过。

选取虢国夫人入宫赴宴的一个片段,采取了由远及近的视角叙述当时宴乐的奢靡热闹,前两句首先从远景描写虢国夫人夜晚入宫时的繁华仪仗,不仅仪仗队伍装饰繁华,并且数量庞大,看上去“车如流水马如龙”。

之后两句则从近处描写宴乐的情况,“春蒲柳”“玉盘犀筯”“纤手”“天人”“锦茵云幕”几个意象将上层贵族宴乐的毫不节制、奢靡浮华展现出来。

接下来诗人将时间向后推移,直接推移到安史之乱中的马嵬之变,虢国夫人的处境也由“赐名大国动光彩”变为“马嵬回首空啼痕”。最后两句诗人则在叙述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点明“丧国亡家皆此路”以及“皓齿明眸真女虎”的主旨思想。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选用玄宗治下四十多年时间中的一次夜宴的片段并加以叙述,并由此归纳出国家治乱兴亡的原因。

除此之外,其创作的《唐工部员外郎杜甫》也以较多的笔墨描写了杜甫穷困潦倒、辗转流离的生活,强调其高超艺术成就背后所蕴含的“忧国”“爱君”之心。

二复杂的时空感受——距离与想象

1.时空压缩

时空压缩是指将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存在的历史人物安排在同一时空中,消除二者之间的时间或空间上的距离,使得两者之间看上去不仅处在同一时空,甚至给读者带来二者具有因果逻辑关系的感受。

这首诗前一句描写由于“诏频催”宫中上下忙着新建的温泉汤池,后一句笔锋一转写道“忽报猪龙掀宇宙”,将营建新汤和安禄山起兵压缩在同一时刻,形成强烈的对比,将玄宗的沉溺享乐、高枕无为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这样做的目的,正是在于强调“斸得新汤”与“猪龙掀宇宙”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了玄宗的耽于享乐、不顾朝*乃是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

将宁王与杨贵妃以及虢国夫人这两个主要活动在天宝年间的人物放在一起,其忽视历史客观事实如此创作的原因在于艺术效果的呈现,将具有“好声色”名声的宁王加入天宝年间奢靡的宫廷活动之中,更加突出这段时间贵戚的奢靡放荡和玄宗的昏怠无为。

2时空对照

时空对照即在同一首诗歌中以具体意象或内在逻辑为媒介将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或人物组合在一起,使得短短一首诗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时空,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在过去的时空中,诗人以“金鞍欲上故徐徐”为当下时间点,以这一时间点为坐标向前及向后推移,写到杨贵妃华清赐浴、初承恩泽时的情景以及幸蜀时贵妃仓促从延秋门出发的样子。全诗只有二十八个字,却塑造了三个时空,可谓构思巧妙、字字珠玑。

后两句则突破了古今两个时空,创造了一个新的审美时空,在这一时空之中,李白不受凡世俗尘的侵扰,以一种潇洒豁达的状态生活在天地之间。

除此之外,《磨崖中兴颂》《张巡庙》《浯溪读中兴颂》《浯溪》《开元观》等诗或是以历久弥新的自然意象作为参照,或是以饱经沧桑的人文景观作为媒介,将过去与现在两个时空联结在一起,寄托诗人无限地人事变换、古今盛衰之感。

前代文学作品对南宋开元天宝题材诗歌创作的影响

开天时期作为一个传奇的时代引发了后世文人的创作兴趣,对开天兴衰的书写并不仅仅局限于史书之中,而是广泛地存在于后世的各类小说、诗歌、笔记、诗话之中,而这些文本对南宋诗人的相关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南宋诗人笔下所勾勒的开天时代相较于史籍所记载的开天时代已相去甚远,而是一个囊括了丰富内涵、极具传奇性的时代,呈现出一个历史诗意化的过程。

一题材选择

丰富的前代文学作品扩大了南宋开天兴衰题材诗歌的书写来源。南宋诗人在这一题材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广泛地借鉴与参考了前代文学作品,其中笔记小说与诗歌的影响最为深远。

1.笔记小说

诗人在阅读相关的笔记小说之后进行诗歌创作发表自己对相关事件的看法。如吕本中的《读太真外传》,《太真外传》为《杨太真外传》,宋代乐史所撰。

吕本中选取马嵬兵变之后李杨二人的生死相隔为题材,前三句描写李杨生死离别的痛苦之情,最后一句则将目光从这些王公贵族的爱恨离别上转移到“挽船士”这一普通平凡的下层劳动人民身上。

“挽船士”来源于曹丕的《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描写了一个终日劳累、食不果腹的船夫在春日与亲人依依惜别的场景。吕本中将两个不同时空、不同阶级。

《题开元天宝遗事四首》,但是考察诗歌内容,其取材范围并不局限于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而是广泛地取材与唐宋间相关的杂史、小说。

第一首取材于唐南卓的《羯鼓录》中玄宗春日临轩演奏羯鼓、柳杏皆发的故事;第二首则来源于《杨太真外传》中女伶谢阿蛮善舞一段;第三首中的“猪龙”则出自《明皇杂录》;最后一首中的“风流阵”为《开元天宝遗事》中的一条材料。

可见,这里的“开元天宝遗事”广泛地代表了唐宋间相关题材的杂史、小说,诗人在阅读这些文本之后,选取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对玄宗中晚期沉溺享乐、无心*事的行为进行了刻画描写。

2、前代诗歌

值得注意的是,前代文本对开天时代的书写中传播、影响力度最大的并非是笔记小说,而是诗歌的书写与传播。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李白的《清平调词章三首》、杜甫的《北征》。

这些作品对于这一题材的取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仅出现了一些集句、续作,还出现一些直接以前人诗歌为题材的作品。

首先,南宋相关题材诗歌中出现了一些对前人作品的续作。如对杜甫《丽人行》的续作有姜特立的《续丽人行》、杨万里的《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和方岳的《三丽人行》,杜甫《丽人行》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

“临邛道士”本是白居易所虚构的人物形象,怎么会真的有他的墓地呢?只不过是有好事之人来此游访高山,而自己也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此诗以诗人与朋友游访临邛道士墓为题,对于“临邛道士”既有客观理性的认识,又不乏诙谐幽默的笔调。

同样以“临邛道士”为题材的作品还有前面所提到的艾性夫的《临邛道士招*歌》。《长恨歌》中临邛道士为杨贵妃招*的故事情节本是民间传说与作者想象的结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在上面所提到的两首诗歌中都指出了这一情节的荒诞无稽,由此可窥出宋诗“以理制情”的独特风貌。

二审美倾向

由于笔记小说自身所具有的文体特点以及市民阶层兴起、审美趣味世俗化等诸多因素,开天时代这一话题在唐宋各种笔记、小说文本的流传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世俗化的审美倾向。

这一倾向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诗歌的创作,因此在南宋一些诗歌,特别是描写开天时期宫廷生活的诗歌中,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尚奇、重艳的审美倾向。

1.尚奇

在唐宋各种笔记、小说文本中,出现了不少对神人异物、奇闻异事的记录,如《次柳氏旧闻》和《明皇杂录》中的张果、《开天传信记》中的道士叶法善以及《开元天宝遗事》中贵戚豪奢家中的珍宝异物等。

这些记载影响到了南宋诗歌的创作,如韩淲有《张果老小刻》两首、萧立之的《开元天宝杂咏》中有《妖烛》《游仙枕》和《辟寒犀》等作品。

第一首诗前两句记述了玄宗身踏银桥、聆听舞曲、偶遇嫦娥的月宫经历,但是紧接着指出这不过是“恍然一梦”,酒醒后的玄宗只剩下脑海中所记的“天上曲”。

2重艳

第一,是杨贵妃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一种香艳的色彩。在对开天时期宫廷中复杂的人物情感关系的描写上。

在唐宋流传的各种杂史、小说之中,开天时期的宫廷生活中的王公贵戚之间的情感生活十分混乱:唐玄宗、寿王、杨贵妃、安禄山、虢国夫人、宁王之间都有着复杂的情感关系,而这也被一些南宋诗人所接受,在一些诗歌中体现出来。

她不仅在空间上距离前面三人较远,并且她的思绪早已飘向远方,想起了她的“渔阳儿”——安禄山。诗人在短短的几句诗中就将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貌合神离以及这些王公贵族之间混乱的情感关系揭露得清楚明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