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报客户端)
好消息!
安宁市民
安宁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获得了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更激动人心的是
安宁将获得由
国家农业农村部、财务部
组织实施的激励
年对安宁在中央财*分配年度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时,将给万元激励支持,主要用于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建设。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4个省(区、市)、80个市(州)、个县(市、区、旗)等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30项奖励支持措施。
云南省会泽县、永胜县、镇雄县、安宁市、德宏州榜上有名!其中,安宁市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而获得表扬,并获得了相应的奖励支持措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近年来安宁市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安宁市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为统领,以全面打造“三清四美三宜”美丽乡村为目标,紧盯“一水两污”治理、生活习惯改善、村容村貌提升、规划建设管理和长效机制建立五大主攻方向,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最根本的民生福祉抓在手中、扛在肩上并取得阶段性成绩。
年3月,安宁荣登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县激励名单。
“七大抓手”建设美丽城乡
◆全面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
持续完善“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年,实施《安宁市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在市属9个街道设立环卫管理机构,目前,安宁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95%以上。
持续加大农村垃圾治理资金保障力度。年,开始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工作。每年安排安宁市级财*专项资金万元作为城乡生活垃圾统筹补助。
持续提高环卫设施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年实现自然村的垃圾房(池)设施全覆盖,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共设置分类果皮箱套、垃圾分类收集桶个、收集房间,配备保洁人员人、垃圾收集及转运车辆、垃圾中转站10座。
狠抓制度长效化和活动常态化工作。各街道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村庄常保洁、绿化管护、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垃圾清运、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各街道开展了昆明市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村、生活垃圾整治示范村创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百日攻坚工作、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日活动和村庄清洁行动。
◆分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建成镇区污水处理厂(站)8个(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98万吨)、镇区污水管网.53公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
在远离集镇的村庄,分类采用“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一体化处理系统+生态处理工艺、氧化塘或人工湿地”等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全市个自然村中已有个基本实现了生活污水有效治理。
◆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在农村地区建设水冲式公厕座,“乡镇*府所在地建成2座以上公厕,建制村村委会所在地建成1座以上公厕”的目标不断得到巩固。
深入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普及率达86.8%;
积极争取旅游厕所建设补助资金,全市建成的19座旅游公厕全部免费开放。
◆全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年启动安宁市整市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总投资3.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完成39个行*村(社区)、个自然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预计今年完工;二期工程于年3月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区域内个村落的环境问题,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率巩固在%。
◆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积极开展并完成了《安宁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安宁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对全市乡村布点布局进行系统规划,为各片区村庄产业、村庄特色风貌发展指明了方向。
细致编制美丽宜居乡村试点村的项目建设规划,做到每村一份规划文本、一个实施方案、一幅村庄布局图、一张村庄建设网、一套民房建设样式,较好展现了各试点村的地域特色。
同时制定了《安宁市农村住宅建设规划管理实施办法》,配备名专、兼职人员负责辖区内土地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全市行*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覆盖率达%,有效遏制了农村临违建筑的新增。
◆不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督促%的村委会、自然村将农村环境卫生、美丽家园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健全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评比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费制度等制度。
大力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活动,积极倡导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全市现有国家级卫生镇9个、省级卫生村48个。
◆大力推进农村“七改三清”
加大农村公路的提升改造和管护力度,年完成农村公路提升改造50.公里,全市农村公路增至条、km,自然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及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率巩固在%。
持续巩固车木河北岸截污工程功能效能作用,县级重要水源地周边4个村庄的实现污水处理%覆盖。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适宜绿化的陆域植被覆盖率达91.16%,水质符合GB—《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标准要求,水质达标率%。
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巩固在95%以上。
在自然村实现村村通动力电、电压合格率达99.%、供电可靠率达99.88%的基础上,快速推进村村通光纤工程,全市%的行*村、70%的自然村实现通光纤。
深入推进“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评比、“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垃圾存量不断减少,农村垃圾增量得到有效控制。卫生保洁划片包干、网格化管理、片长(户长)制、“门前三包”等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不断完善。
积极推广和落实“一控两减三利用”治理模式,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巩固在98.9%以上,地膜回收利用率巩固在95.2%以上。
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巩固在98.9%以上。
对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转移、处置情况进行实行最严格监管,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
三项主要经验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