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点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作家李铁的内心深处,有一座隐秘的花园。
他以文字为箫,于北方的漫天风雪中,柔情倾诉……
在那里,即使是最卑微的一朵小花,也能绽放异彩。
她们被错过的春天,如约而至!
▲音乐调味剂
李铁,六十年代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锦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优秀专家,锦州市首批优秀专家。
在文学期刊发表大量小说作品,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冰雪荔枝》、《乔师傅的手艺》、《杜一民的复辟阴谋》等,有大量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月报》等选刊类报刊转载,并被收入多种年度最佳小说选本,多次入选中国最新文学作品排行榜,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获得过首届青年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月报奖、中篇小说选刊奖、上海文学奖、七届辽宁文学奖等。有多篇(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
有人叫他李铁,有人叫他铁哥,有人叫他“师父”,于是,又有人因为他成了师兄弟。
这么多年来,他笔下如花的女人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盛开……凋零……他却一直没变,他永远是温文尔雅的模样,谨慎地说话,谦和地微笑,无论怎样,在他脸上也看不出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情绪来,这种平和沉稳演绎成了清秀。是的,这个一如少年般面目清秀的男人就是作家李铁——我们的铁哥。
▲李铁部分小说作品
大多数人是通过阅读作品来认识一个作家的,这个作家的形象是模糊的,是主观意念和判断塑造的形象,是理想化的。另一种情况,是因为认识了一个作家而去阅读他的作品,期间夹杂的情感,有欣赏有崇拜,有探究有猜测,甚至窥视。
那是一个晚上,月色朦胧,霓虹闪烁。
铁哥站在一棵白杨树的影子里,也站成了白杨树的样子。
我确定那是白杨树,因为我对那晚的记忆太深刻了。深刻的原因不是因为月色和霓虹,而是因为我迷路了,我在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迷路了!
导航系统把我带到一条陌生又曲折的路上,当我终于看见抱着厚厚一摞书的铁哥时,也看见了披着月光和霓虹的白杨树,真美啊!
我接过他手里的书,惊喜,感动!
那是他出版的小说集——《点灯》、《手影》、《一掠而过的风景》、《情人杨玉环》、《冰雪荔枝》。
“留作纪念吧。阅读,要看名家的。”
铁哥说。
有学者把铁哥的小说定义为工业题材小说,其创作水准位居榜首。其中《乔师傅的手艺》改编成电视剧《大工匠》和广播剧、《长门芳草》改编成电视剧《工人大院》、《工厂上空的雪》和《水井边的初恋》改编成电影、《牺牲》改编成电视剧……在一个广阔深沉而又逐渐遥远的背景下,铁哥隐藏了汹涌呼啸的情绪,以漫不经心的、从容的叙事体裁,以置身事外的讲述者身份,让我们渐渐模糊的视野明亮、湿润……那些文字里覆盖住崛地而起的商业街区,消失的厂房再现,曾经是国家的主人,伟大的工人阶级兄弟姐妹身上的气息从工厂的大门涌出,那么清晰!
在社会的进程中,国有工厂似乎在一夜间消失了,有的变成了商业大厦、住宅,有的挂上了私企的牌子,而在那里工作生活的人去哪了?他们变成了谁?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昂首挺胸一路风光?而有的人却要匍匐于地挣扎向前?不仅仅是在社会大变革中,即使是在当下,人的命运也有所不同吧。那么,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宿命是谁决定的?是作家还是社会?
不!作家只是想告诉别人——他看见的,他感受的,他兴奋的,在这个过程中里,作家总想要搏一搏,他们要给那些被忽视被扭曲或者被欺凌的人和事以应有的尊严。
阅读了几本书之后,我发现,每一个时代都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生动的人无论站在哪儿都是生动的,只是我们不曾看见,或者忘记了。
我的眼前灿烂起来,灰暗的底色褪去,一张张宛若花朵的面孔浮现,我有点眩晕。她们如同雨中玫瑰,在沧桑、坎坷、飘摇不定的人生后面,我看见了美和纯真,薄如蝉翼却亮如彩虹。
我不由地叹息,不由地自省。我和作家一样爱上了她们,尽管作家总是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我还是看出来了,他深爱她们!
乔师傅
在铁哥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乔师傅当属女一号。
乔师傅出现在《乔师傅的手艺》中,通篇,乔师傅是这名车间女工唯一的名字,直大轴是她终其一生的梦想,为此,她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和女儿的爱情去交换。她可以对学一门手艺精心算计,却敷衍了自己的婚姻。当有朋友谴责她为了学手艺轻贱自己不要尊严的时候,她说:“不,我是人,但更是个工人。”
甚至,在退休以后,她还千方百计去申请直那个躺在已经变成了合资工厂里扭曲的大轴,即使重病在床,她还谋划着,要偷偷潜进厂里去直轴。
这种近于疯狂的偏执是为什么?
因为不甘,青春,爱情,婚姻,尊严……在这个工厂里,她付出得太多了!
乔师傅终于得到了直轴的机会。那天,她是直轴现场唯一的主角。
“她就像一个老处女终于等到了钟爱一生的男人……积累了一生的热情与欲望,像雨后的太阳喷薄而出,顿时照亮了她生命的全部价值。她花白的头发散发出芝麻油一样香甜的味道,她的汗气像海风把周围的空气都吹得清新而又略带一些腥气,她的身体像过分成熟的果实一碰就会爆裂。是啊,她一生都在等这个男人。这个男人今天终于来了,就在眼前!这一天如此美妙,为了这一天,过去痛失的、付出的、屈辱的、悲伤的……一切的一切都微不足道了。”
在铁哥的作品中,很少看到这样大段的抒情,动情的描述,他把这些词汇给了乔师傅,也感动了读着这些文字的我。我既兴奋又哀伤。
冰雪荔枝
《冰雪荔枝》中的四季似乎都是冬天,大雪纷飞,世界很冷很白。一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女孩行走在这白茫茫的雪原中,让其它都成了陪衬。这是作品中一个很美的意象,它反复出现。
女孩二艳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荔枝。这样,在母亲呼唤她的时候,她就会感觉到温暖了。尽管母亲很少呼唤她,都是她在冰天雪地里呼喊母亲。从十二岁那年,伴随父亲乐此不疲的出轨,母亲一直重复着捉奸、被打、出走的生活模式,而荔枝重复的事就是寻找母亲。直到最后,她发现了父亲出轨的“根源”而告发了父亲。失去权位的父亲终于回归家庭。
母亲第一次打了荔枝。她说,你毁掉了这个家!
荔枝走了,去了南方。荔枝就应该属于南方吧。去了南方的荔枝已经长大了,她应该和别的长大的女孩没什么区别了。
可是,一个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女孩在雪夜里呼唤母亲的声音,她走向雪原中的木屋时眼里颤抖的欲望,却永远留在了北方漫长的冬天。
于美人
▲作家李铁
于美人是《纪念于美人》中那个美丽的姑娘。在很多群体里都会有一个长得最美的女人,她被人们称为某美人。于美人的出现惊艳了整个工厂,她本应该有一个改变人生的婚姻,却因为另一个爱慕者的作祟告吹,成为下岗女工。重新回到已经改制的工厂后,于美人有了新的身份——总经理工作部接待员。她大概就是现在的公关部里的第一代公关小姐吧。她和现在的公关小姐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她们的价值观不一样。我们的于美人是清高的,她充满豪情和奉献精神,她在迷失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她用毁灭的方式证明了自己。
于美人色诱汪主任成功,又以跳楼威胁。
她说:“除非你答应我一件事,否则我会跳下去的。”
“别跳,你说什么事我听听,只要我能办到,我一定答应你就是了。”
“多给我们厂发电指标。”于美人说。
“就这?”汪主任问。
“就这。”
于美人把最美的人生都给了这份事业,她用自己的身体为这个工厂换回了利益,却终究敌不过岁月,她的位置很快被别的美人取代了。在一次从省城公关归来的路上,于美人死于车祸。葬礼上,于美人得到了人们献上的玫瑰。
与其短暂的一生相比,这几束玫瑰未免太轻浮了。我为她不甘,我为那些人感到羞耻!
可是,于美人一定认为这一切都值得,值得!
李慧珍
▲作家李铁近照
在《护林员的女人》中,女孩李慧珍同时爱上两个男孩。
她18岁那年,两个男孩因她而死。在人们的非议中她成为护林员老穆的妻子,老穆又因为她的物欲偷伐树木入狱,死在狱中。此后一生,她都背负着沉重的精神镣铐。她执著地守护着锦湖岸边的林子,那是她喜欢的两个男孩落水的地方。在林边空地植树造林,也是护林员老穆的遗愿。一年年过去,行走在锦湖林边的女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然而这种安宁很快被政府的绿化工程改变了,反抗未果,她拿出积蓄去行贿才保住了那片林子。好景不长,为了阻止开发商毁林建楼,李慧珍真的是豁出去了。最后在绝望中,她把自己种在河边的泥土里,她成了一棵“人树”。
种树是李慧珍的救赎,从泥土里成长的树苗堵住了她身体里流血的创口,止住了尖锐的疼。但这样的机会,她也失去了。
唉,十八岁美好的女孩,同时喜欢上两个同样美好的男孩,两个男孩也同时喜欢上美好的她,这有什么错吗?为什么要用一生来偿还?这个故事太残忍了!
他们……
▲作家李铁近照
《手影》中的王翠华收养了死去恋人的私生女。作家并没有直面描写她抚养孩子的心酸,歌颂她的美德,而是讲述了一个被偶然事件改变的命运。从此以后,王翠华挣扎在守护名声的保卫战中,因为人们,包括养女青苗都怀疑自己是她的私生女儿。这种大众认知让她成为不贞的女人,让走近的男人止步。
柳树街是个浪漫的地方,她在这里曾经遇到爱情,不知不觉,抚养青苗成为爱的延续。也在柳树街,她为寻找出走的青苗失去了她守护的贞洁。
孤独的青苗渴望她的爱,幻想她就是自己的亲娘,希望与相认;孤独的王翠华渴望解决自己婚姻,她坚决要维护自己的清白。被命运束缚在一起的两个人无法摆脱这种矛盾,相爱相杀,甚至产生了仇恨。
或者,手影可以打开自己的内心,却无法逾越与他人的隔阂。
▲李铁小说(笔者提供)
在铁哥的小说中,《情人杨玉环》中的杨玉环并不是最美的女人,却是一个最容易让男人想入非非的女人。她在太阳底下被人诋毁,却在人性的深处被渴望,在黑暗处被意淫。因为追求完美的性爱,在上世纪70年代的工厂里,她被鄙视被羞辱被孤立,组织上的一次次拯救反而逼迫她走向沉沦。杨玉环是一面镜子,人们不敢去照,人们怕看见压抑的自己,扭曲的自己,阴暗的自己,索性,摔碎她好了。
我问过铁哥,最喜欢自己哪一部作品?他说,相比之下,应该是《会唱黄歌的大姐》。
很遗憾,这个小说集子里没有。不过,我的头脑中出现这样一个女孩,她很美,她喜欢唱歌,男人们也喜欢听她唱歌,尤其是黄歌。那些所谓的黄歌啊,其实是她看着男人们的眼睛编出来的。她有一群妹妹,一个比一个美,她们经常挨饿,又被人欺负……别怕,她们有一个泼辣的会唱黄歌的大姐,为了守护她们,她什么都会做!
▲李铁部分作品
就这样,我以一个纯粹的读者身份,阅读了铁哥创作的很多中篇小说。如花般的女人带着尖锐的疼痛一掠而过,空气里留下悲凉的气息,压抑的氛围让人的情绪无处释放。很多时候,我都希望故事里的女主能够放声痛哭,可是没有,这样的情节一次也没有出现。那么痛的爱恨情仇,那么多的沟沟坎坎,她们为什么不哭?
就是这样,她们倔强地孤独前行,居然走出了一道闪电,触目惊心!
对于她们,我们即爱又恨,却无法同情,因为我们感到羞愧。
▲作家李铁近照
在这几个故事中,铁哥对男性的描写毫不留情,他们冷漠,自私,羸弱、怯懦,贪婪,滥情……他们暴露了人性的弱点。在苍白匮乏的生活底色之上,唯有奇异之花打开封印,点亮了苍凉的天空。
一声叹息,我合上书本,让这些女人成为过往,让历史成为过去。
然后,我走向窗口。我看见了每天都在变化着的城市,看见了来来往往的人群,我好像看见了铁哥笔下的女人,她们的身影依稀可见。
▲作家李铁近照
滚滚红尘中,铁哥俨如一位侠士,心怀挚爱,策马而来,用深情的文字向她们表白。
她们是他的朋友、恋人、姐妹,甚至母亲……他弯下腰挽起她们的不堪,抚平她们的磨难,守护她们的尊严,让她们焕发出土地一样的光彩!
作者简介
詹丽娜,护士,儿童文学作家,辽宁儿童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篇作品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文学少年》、《意林小文学》等杂志头题发表,并被选入年选及其它选集。曾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一等奖。年出版作品集《天蓝色的旅行》。
编者:
初识李铁,还是在他小说的故事情节里,后来通过渤海大学林喦教授在学报《对话》栏目中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经过短暂而漫长的数年接触,越来越觉得李铁这个人物着实的与众不同。虽然在他的笔下塑造了太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角色,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走进李铁的内心世界。
李铁向来都很低调,每次和大家见面除了微笑,话语基本很少,文学圈儿里对这位主席的性格早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像张力、安勇等几位长期写小说的作家身上都有这种共性,甚至你无法把小说的内容和作者的性格联想到一起。
《锦州文化》新媒体平台想发一篇李铁的文章由来已久,由于李铁这个人物的特殊属性,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切合的点与面。思前想后,作家的事儿还是让作家去写吧!终于,在年末约稿儿童文学作家詹丽娜。数月之中,丽娜又仔细品读了李铁的每一部作品,浓缩精华、蓄积灵感,新春佳节之前的某一个夜晚一气呵成。为了使本篇文章更贴近主题,我们还邀请了摄影家林锦亲自为李铁主席拍摄了几幅多角度人物照片,这也弥补了李铁主席之前“低调质朴”的形象。
李铁的笔下,如花的女人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我们这次也换个角度,从女作家、女摄影师的视角生动而真实的诠释李铁的——铁骨柔情!
今天是年2月28日,也是李铁主席的生日,此文就算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借此以飨广大读者……
相关文章阅读链接
文学抗疫
看,锦州作家在行动!
锦州作家李铁近作观察:文学是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之花
锦州市文联两协会举办詹丽娜小说集《天蓝色的旅行》研讨会
詹丽娜
“深呼吸”在“洞天福地醉氧普陀”
美呀!锦州17位作家笔下的惊艳春天!
锦州作家李铁在省文艺工作会议上发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好中国故事》
热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