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引言:
说到斯里兰卡的古代史,就不得不提到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兰巴建纳王朝”。沙巴统治了短短的六年之后,在战争中被兰巴建纳族人伐沙巴所征服,伐沙巴大约于公元65年即位,成为统治斯里兰卡三个半世纪的这个王朝的创始人。兰巴建纳族人在伐沙巴夺得政权三十年以前,就曾经决定要谋取王位。史传中没有明确地说明兰巴建纳族人和沙巴之间的关系。沙巴终于被一个兰巴建纳族人所驱逐,这一事实也许可以说明后者是仇视这个篡位者的。而伐沙巴对于篡位者的仇恨是出于他本人谋求政权的野心,或其它个人的原因。
《大史》中所记述的伐沙巴登位的事迹,显然是以民间传说为基础的。据说沙巴曾经受到一个预言家的警告说会有一个名叫伐沙巴的人将要杀害他篡夺王位。因此他下令杀死所有叫这个名字的人。总司令遵照这一命令,决定把他的外甥(不幸叫这个名字)交给国王。总司令的妻子获悉她丈夫的意图设法让伐沙巴逃走,并且给了他创业资金。大寺中的比丘们据说也曾经在这个时候帮助过伐沙巴。他逃往鲁呼纳,召募一群党羽,带着这批人创造他的事业,在开始的时候他是一个土匪。他的部下逐渐增多,他在边疆地区横行两年以后,就觉得自己的力量足以进犯阿努拉达普拉了。在后来持久性的战斗中他的舅父即沙巴的总司令,丧失了生命。沙巴本人也在决战中被杀,于是伐沙巴就被承认是无敌的国王了。
伐沙巴论出身虽然没有资格继承王位,但是他的政权是全岛所承认的。在南方的摩伽摩,查夫那半岛的伐利布罗姆,以及阿努拉达普拉附近地区,都曾经发现有他的碑铭。这些碑铭都没有提到他的出身门第。他的儿子和孙子的记载中所说的世系是从他开始的。他在位四十四年的漫长期间,国家太平无事,他能够致力于宗教和公共事业。他修复了许多倒塌的寺院,也建筑了一些新庙,对僧团进行了慷慨的布施,还庆祝了宗教节日。据说他修建了十一座水库和十二条灌溉渠道,以促进农业。他把阿努拉达普拉的城墙修得比以前更高。他在城内修建一座新宫殿,布置了花园和利用地下水道供给用水的浴池。
根据《大史》的记载,伐沙巴在阿努拉达普拉的王位由他的儿子帝沙继承,帝沙别号梵迦那悉迦,在位统治了三年。帝沙的儿子迦阁巴忽,一名伽阁巴忽迦·伽摩尼,继承父位统治了二十二年。他的继承者是他的妹夫摩诃罗伽·那伽,在位统治了六年。另一方面,当时的铭文中记载说,有一个杜多伽·摩诃罗阁和一个乌多罗·摩诃罗阁都是伐沙巴的儿子。在伐沙巴逝世后,兄弟三人分别治理国家。
在《岛史》的关于伐沙巴逝世后这一段历史的紊乱记述中,说到有统治了三年的弟兄二人,有一块可以认为是属于这一时期的碑铭是这两个弟兄国王在位时期的遗物。《大史》中也强调说帝沙是在阿努拉达普拉的国王。史传中关于帝沙和伽阁巴忽,除了他们的宗教布施以外,没有别的记载。在大约公元六世纪的一首泰米尔文诗中,说到斯里兰卡的伽诺巴忽曾经到遮罗国王梅拘度梵的首都,参加一座波帝尼女神庙的落成典礼。这首诗中以及后来所作的序文中,说伽阁巴忽在本国也修建了一座庙宇奉献给这一女神,他还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庆祝仪式向她表示敬意,这个仪式保证他的国家风调雨顺兴盛繁荣。
公元十三世纪的作品《供养史》中说,在伽阁巴忽或其父亲统治时代,有一些斯里兰卡人被俘虏到南印度科吠利河上去作工。伽阁巴忽知悉此事以后,大为震怒他渡过海峡前往大陆,威服了珠罗国王,把被俘的斯里兰卡人带回本国。他在珠罗国所作的伟大事业也是这一类的故事。后来的《王朝史》和许多僧诃罗族的民间歌谣进一步渲染了这个故事。它们说波帝尼女神的信仰是伽阁巴忽传到斯里兰卡来的。
泰米尔文诗中说,梅拘度梵和珠罗国王迦利迦罗是同时代的人,伽阁巴忽据说曾经访问过梅拘度梵的朝廷。泰米尔人的传说认为迦利迦罗曾经利用他所征服的国王们修筑科吠利河的一些堤岸。迦利迦罗和梅拘度梵是仇敌,如果伽阁巴忽曾经进犯南印度与珠罗国王为敌,那末这个遮罗国王必然是他的朋友。《供养史》中还记载说,伽阁巴忽曾经采取有效措施守备本岛的沿海地带,以防止南印度的侵犯。这意味他曾经发展过他的王国的海军力量。
在梵迦那悉迦统治时代,珠罗人侵犯过斯里兰卡,而伽阁巴忽又进行过胜利的反攻,虽然这些事迹还不能认为是确实的历史事实。遮罗国王梅拘度梵和伽阁巴忽的时代相同,是已知最早的泰米尔文学作品桑伽姆诗歌中所歌颂的那些早期南印度国王和首领们的编年史的依据。摩诃罗迦·那伽由他的长子跋帝迦·帝沙继位,统治了二十四年。他的兄弟迦尼多·帝沙,在他的许多碑铭中被称为摩卢。帝沙,继他之后统治了二十八年。摩诃罗迦·那伽和他的两个儿子在位将近半个世纪的期间,太平无事。关于他们只记载有修筑寺庙和建设水库这些事情。国内没有发生变乱,也没有来自国外敌人的侵略来骚扰人民的平静生活。他们那个时代的许多碑铭,记载有对于宗教团体所作的布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人民富足的国家图景。
迦尼多·帝沙逝世以后,王室中所发生的纠纷破坏了以前五十年中的安宁。迦尼多·帝沙的长子即继承人俱阁那伽在位只有一年,被其弟军遮那伽所杀。军遮那伽自己的地位也只维持了两年,在这一期间人民遭受了一次名叫“伊迦纳里迦”的饥荒,军队司令室利那伽竖起了反叛的旗帜,率领配备精良的队伍进军都城,迫使军遮那伽逃亡,然后自己登上王位。室利那伽是第一位叫做这个名字的斯里兰卡国王。从碑铭中所记载的资料,室利那伽一世是跋帝迦·帝沙的儿子,室利那伽一世在位十九年。阿努拉达普拉的寺庙,尤其是大塔,菩提树和铜宫,都受到了他的慷慨照顾。他并且豁免了仿佛使农民负担很重的一种土地征收。室利那伽一世由他的儿子帝沙继位,统治了二十二年。这个国王在本岛历史上第一次制订一条法律,在刑法中废止体罚。因为这个原因他被称为弗诃利迦·帝沙(公正的帝沙)。他对待宗教很慷慨,耗费大量金钱来修饰寺庙和赠送布施给弘传宗教的饱学长老们。
他在位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一个叫作方等派或戏论派的部派出现。他们是大乘佛教的信徒。大寺的僧众并不欢迎这些宗教教义和行持的革新者。在他们的怂恿之下,国王命令一个“精通各种学问”名叫迦思罗的大臣去研究方等派或戏论派的教义。这位大学问家宣称他们的教义不符合佛陀的言教。国王于是把他们的经典付之一炬,因而“发扬了佛陀的宗教”。
尽管弗诃利迦·帝沙为人慈善公正,他的结局还是很悲惨。他的兄弟阿巴耶那伽和王后发生暧昧行为,国王知悉此事以后,他的兄弟就逃走了。阿巴耶那伽来到跋罗帝多海港之后,就想出了一个阴险的计策来离间国王和人民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夺取王位。执行这一计策时,他得到了他的舅父苏巴提婆的合作,他的舅父甘愿毁损自己的身体来帮助他完成这一毒辣的计划。阿巴耶那伽在跋罗帝多假装和苏巴提婆发怒,下令砍去他的手足。苏巴提婆残废以后,往见弗诃利迦帝沙,并且获得国王的信任。阿巴耶那伽在动身往印度之前,射杀他的一头爱犬。这条犬临死时听见主人儿唤它的名字,仍然摇尾走来忠实地躺在他的脚边。阿巴耶那伽要他的部下像那条狗那样对他效忠。
苏巴提婆虽然肢体不全,国王仍然委派他担任重要职务。他宣称执行国王的命令,进行压迫人民和采用腐败的行政方法,其结果是人民从前对国王的爱戴完全消失了,人民对于国王的爱戴之根已经毁坏,他已经是容易被推翻了。
之后,就率领泰米尔军队回到斯里兰卡,向首都进发。心怀不平的人民都不愿为弗诃利迦·帝沙的利益去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知道时局对他不利,就带着他的祸根王后,企图骑马逃往山区。阿巴耶那伽追赶他,把他杀死以后就回到阿努拉达普拉登上王位,并娶兄妻以为王后。实现了自己的野心以后,阿巴耶那伽就成为一个善良能干的统治者,掌握了政权八年。他逝世以后,弗诃利迦·帝沙的儿子室利那伽二世统治了两年。他的儿子维阇耶·鸠摩罗继位统治了一年。在此以后,有三名从摩喜扬伽纳来的兰巴建纳族王子,相继为王。
三名兰巴建纳族王子从遥远地方来到阿努拉达普拉后设法使自己登上了王座。他们来到阿努拉达普拉以后,就成为国王的亲信顾问,其中一人利用这一地位杀死了维阁耶·鸠摩罗。三名兰巴建纳族王子之中年纪最大的僧伽帝沙当时是担任总司令的职务,被立为国王。他在位四年以后,据说因为喜欢吃阎浮果而断送了性命。他常常去访问马纳尔地区或其附近一个当时盛产阎浮果的地方。当地的人民要负担沉重的经费来接待御驾,他们被迫铤而走险,在他可能要吃的水果中下了毒药。
于是从摩喜扬伽纳来的三名兰巴建纳族王子之中的第二人室利僧伽菩提,被立为王,以年纪最小的戈达阿巴耶管理财政。室利僧伽菩提在位的时候,他决心要遵守佛教的五戒,其中有一条是不杀生。因此他实行了佛教转轮圣王不依靠武力或兵器治理国家的理想。他释放判处死刑的罪犯,但是他并未认为废除死刑是明智的事。他秘密将死人的尸体搬去焚化,使人民相信罪犯已经处决。有一次发生严重的旱灾,人民遭受不幸的时候,据说他凭借自己的德行,迫使天神下倾盆大雨。据说他还曾经把自己的肉供奉引起疾病的魔鬼,终止了一次危害人民的时疫。
但是不像转轮圣王那件事那样,室利僧伽菩提未能获得他的近侍们一致支持他所奉行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据说戈达阿巴耶让室利僧伽菩提登位,是因为他相信后者为人温和,不久即可结束其统治,使自己有机会登上王座。但是当他看见这件事不可能发生时,他就公然宣称自己是叛逆者。室利僧伽菩提不愿意因为保护自己的权利而引起人命事件。他把王位留给任何图谋王位的人,自己退出政治舞台去过隐士生活。
戈达阿巴耶登位以后,耗费大量财富以谋求佛教僧团的好感,及进行促进人民福利的活动。他在位的时候,佛教僧团内部发生了纠纷。弗诃利迦·帝沙时代被驱逐出境的方等派信徒,这时再度在国内出现,并且在无畏山寺拥有一些徒众。
结语:
室利僧伽菩提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在这个时期斯里兰卡出现了强调实行菩萨道的大乘佛教,这就是舍己为人,这也许对于室利僧伽菩提的性格的形成是有关系的。后代人认为他是佛教国王的典范。大约从公元七世纪到十二世纪的历代僧诃罗族统治者交替地采用他的名字和他的敌手及继承者的称号弥伽梵纳,作为他们的宝座名号。从公元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的历代国王,则一律都是采用他的名字当作宝座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