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论坛

安宁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绅在大明朝扮演着怎样的社会角色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中国古代历史分分合合五千年,王朝更迭不断,有留下千古骂名的帝王将相,有名垂青史受万人敬仰的民族英雄,有心系天下报国无门的才子佳人,有不管不顾只为自己的历史怪胎。

但是在明朝有一种群体能让底层百姓苦不堪言,也能让底层百姓歌功颂德,这个群体被称之为乡绅,这些乡绅非官非豪却举足轻重,那么在几百年前的明朝是怎样的存在?

明朝乡绅因何诞生

1,明朝的行政机制

所谓行政机制,是指从上而下形成一套完善的政治工作执行体系,这样的机制当时在明朝的体现是这样的,即皇帝作出决策,通过内阁六部传达至地方各省,各省级官府再下达至州、县,最后传达给百姓。

这套行政机制看起来井然有序,想必传达国家的相关政策信息肯定可以传递到位,然事实上并非看上去的逐级到位那么简单,按照整套行政机制传达国家政策信息简单的只是到达县级官府,当县级官府想传递给老百姓,就没有那么简单。

这里面有多个原因,其一是县官传递的信息是文言文,很多百姓是完全听不懂的;

其二即使官员能传递清楚,但是不代表百姓会听话照做,因为封建社会时期很多政令是与百姓利益相冲突的;

其三,是因为在古代的中国,很多封建官员的官本位思想,懒得去管这事;其实则是因为百姓宁愿相信族中长辈或乡里某位德高望重之人,也不愿信任官府的“胡说八道”。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的地方诞生了“乡绅”这一个阶层,他们处在官府与百姓的中间,他们在乡里拥有一定的威望和号召力,然后每当官府有什么事情会先告知乡绅,最后由乡绅传达给百姓。

如此一来,让乡绅这一阶层成为明朝时期举足轻重的角色。

2,便于基层统治

前面讲到封建社会官府在百姓中的威信,其实如果是皇帝本人亲临,百姓们见到后肯定是五体投地跪拜,然后找皇帝诉苦,也许不会直接说某某官员的不是,但是肯定会说自己的希望。

那么在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官府的话不信,见到皇帝怎么就愿意表露心声,认为皇帝可以帮助实现呢?皇帝又哪来的权威?

皇帝的权威来自于过往上千年的思想传承,来自于生活中关于皇帝这个权威信息的重复传递,所以在很多百姓心中信服皇帝,但是不信服某些官员,因为百姓们认为是官员们蒙蔽了皇帝,或者是皇帝太忙管不过来。

总之老百姓会为皇帝找各种借口以显皇帝的圣明,而对于诸多官员就没有那么善解人意了,只会认定官员不作为、贪赃枉法等等。

这样的现实情况,皇帝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也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只要不直接做威胁江山社稷的事情就万事大吉。

但是皇帝还是会希望百姓安稳的种田种地,不要搞什么农民起义,因此在明朝对于退休的官员,都是安排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发挥作用。

在自己家乡担任乡绅这个角色,帮助朝廷做好与百姓的思想和沟通工作,因此随着时间的发展,乡绅这个角色在明朝越来越多。

乡绅分为三种

1,官绅

在明朝初期,朝廷明文规定,在朝廷中枢的退休的官员和非原籍退休的官员都必须回到原籍养老。

这样的规定,让退休后的官员拖家带口回到老家,但是这些人回到老家之后,并不是说只是让他们回老家养老这么简单,还嘱咐他们回到原籍要帮助当地的父母官做好管理百姓的工作。

其实就是做乡绅,特别是在古代中国乡里的百姓们最信服“乡约”,这个乡约是当地有名望的乡绅带着大家一起做的约束自己的明文规定。

例如遇到伤风败俗、违背人伦道德的事情,一般不是报官,而是由乡绅按照相约来决定当事人接受怎样的惩罚。因此这样的官绅回到家乡,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明朝的统治者非常清楚这一点。

2,学绅

士农工商,“士”排第一,是古代中国除了皇帝、皇室宗族、皇亲国戚、功臣勋略之外,地位最高的群体。

所谓“士”其实就是官,明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沿用是隋朝建立的科举制度,所以人们都想着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虽然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能通过此次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世间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总会有人名落孙山。

而因为科举考试落榜者,再回到乡里,一样可以拥有很高的威望,正所谓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由此可见,古人对于读书人的认可有多高!

如此一来,每一次科举考试之后,会在明朝的各地乡里多一些学绅,他们在乡里所扮演的角色与官绅别无二致。

3,商绅

重农抑商,这个观念一直贯穿中国封建王朝历史的始末,即使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唐宋也一样存在,所以在闭关锁国的明朝更是深入人心。

当然这是对外贸易的政策,不代表国内,因此在明朝国内的商品经济还是有不错的发展,不然也不会诞生资本主义萌芽,所以在乡绅这一阶层里又多一批商绅。

而且所谓商绅不一定是一开始就做商人,也有是因为其它身份之后转做商人的,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少数,毕竟社会固化的观念在那,例如读书人恐怕很少会转做商人。

那商绅在重农抑商的封建背景下,又何以拥有做乡绅来的威望?其实很简单,首先因为有钱,古人云:有钱能使鬼推磨!

其次很多商人都是走南闯北的,见多识广,能带给百姓不一样的感觉;其三,商绅在家乡定居,肯定会做一些慈善活动,收拢人心。所以商绅一样有足够的威信去做好乡绅这一个角色。

明代乡绅的特征和社会影响

1,乡绅的特点

首先,具有非官但能办官事的特点。乡绅的确不是在职官员、也不是世家大族的豪门子弟,但是他们具有左右一个地方的重要影响力。

所以朝廷中枢和地方官府都会利用他们的这一点,让乡绅协助官府做好具体的官方工作,让官府的事情有序地完成。

例如明朝在全国各地推行了“一条鞭法”的政策,为了配合这一制度完全的落地实施,就会号召各乡里的乡绅出面,一起推动这个制度让老百姓执行到位。

其次,一定程度上不受时空限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乡绅这一个阶层是在明朝国内发展壮大的,但不是只有明朝才有的。

早在秦汉时期的基层就已经有了这个角色,只是到明朝因为统治者的推动,让这个阶层发展得特别迅速,从而在基层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所谓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空限制,是指乡绅这一阶层并没有因为千百年来的王朝更替而消亡,反而在基层发展得很稳定。

所以这个阶层的人对于自己的宗族的概念比王朝的概念更看重,也就是说他们可以随时背叛王朝,但是不会背叛自己的宗族,因此他们不台受大明朝廷的影响,反而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经营自己的威望和想法。

2,明朝乡绅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积极的影响。首先官绅的出现,有利于帮助地方官员稳定社会秩序,给百姓营造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

其次学绅的出现,有利于帮助想识文断字的人实现梦想,推动乡间教育的发展,提高百姓的文化水平。

其三商绅经常走南闯北地经商,甚至偷偷出海经商,把自己的见识带回乡里,传递给乡间邻里,在百姓心中撒下一颗经商的种子,等到生根发芽时,也许会促使更多的人去创业经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的影响。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两面性,乡绅这个群体也不例外,既有好的促进作用,也有不好的阻碍作用。

看很多古装影视作品里经常有一些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土霸王,像这样的存在并不是电视里演的。

在明朝时期是存在这样的人,这类人大多数都是一些素质低下、毫无道德的乡绅。因此乡绅心态摆正了,一心为民,那么对于百姓是幸事,若是只想着搜刮民脂民膏,危害百姓,那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拦路虎。

综上所述,乡绅在明朝基层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